科技创新,高校是主力军的地位毋庸置疑,因为在这里汇聚了大量的高品质人才,聚集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科研资源。
但是,尽管国家近几十年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却乏善可陈,成效并不显著,投入产出明显不成比例,否则就不会出现美国一围堵,一建“小院高墙”,我们就发现了自己原来有那么多关键技术被“卡脖子”、有那么多的短板尚未弥补。
究其原因,高校没有很好发挥科学技术创新排头兵的作用是一根本原因。其中又与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和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脱不了干系。行政化管理的弊端究其一点就是因为行政部门有级别有权利,造成有利可图时就以权谋私,为自己争取各种好处,如在项目申请、职称评定、各类内聘、外聘专家等等。而将无利可图的工作想方设法、巧立名目交给二级单位或其他部门。同时还使出各种手段制定出一系列冠冕堂皇的所谓规定、办法,限制、打压一线人员的冒头。而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一线职工的意味十分明显,高校一线教师和科研岗人员在职称晋升和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时(俗称“打工分”)都需要拿出大量成果相互肉搏,在一个肉汤有限的锅里拿着自己的勺(工分)争抢,勺大的能多捞点肉,勺小的就只能舀一点残渣剩汤。而且,所谓的相关考核制度和办法年年翻新、花样百出,令大家疲于奔命,无暇顾及钻研教学和科研。
所以,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没多少人会考虑、也不会考虑在一个研究方向上孜孜不倦探究下去,因为那样的话风险太大,或许十年八年不会有什么结果,再加上很难获得持续的项目经费,就会因没有课题、没有文章、没有专利、没有成果奖励,连带着因为籍籍无名而不会有什么头衔官衔,可资利用的资源也就十分贫乏,叠加上近年来风行的“非升即走”......。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专心搞学术很可能在功利的漩涡里被越旋越低,最终沉沦在学术圈子的最底层。所以,为了上职称,为了年底多打点工分,大家都学会见风使舵、拉大旗、抱大腿,课题力求短平快,什么项目能中标就投其所好,文章注水、数据造假,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目的是多打工分、快上职称。因此,很多所谓的研究课题可以将没什么学术价值,也没有一点应用价值,简直可以用“三废加一屁”来概括,即用科研经费换来废料、废液、废气,加一篇狗屁文章,国家投入的大量科研经费既没有诞生理论研究方面突破性的成就,也没有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技术和装备赶上国发领先水平的应用型成果,仅仅转化成了晋升职称的“成果”和绩效考核的“工分”。
所以,要想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脚步,提高国家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果,高校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一是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打破高校行政化的办学模式,让专家治校成为高校管理主体,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管教学的不懂教学、管科研的不搞科研,导致的不少高校从总体设计设计到结合自己优势进行科研方向布局、科研项目设计、管理,具有发展前途学科课题和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可持续性的资助与协作研究等等,能够说是全方位混乱的现状。怎么改?取消职务升级制度,改为聘用制,职务工资改为岗位工资(或许有人会嘲笑这不过是换个马甲而已,圈内的人应该能明白其中的巨大差别吧)
三是严格杜绝人情搭车,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自己没有编教材、专著以及申请和主持课题,但却在经营人际关系方面十分在行,所以到处找关系在别人的著作、课题、文章、专利等等搭车挂名,因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埋头苦干的人,年底考核时,计算得出的“工分”可能还没有到处搭车的人的分数高。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职称评定中所有参评人的业绩考核只承认以第一作者或课题负责人完成的工作。年终绩效工资按相关文件规定,绩效奖按各类业绩,如课题、文章、专利、奖励等等,以课题组为单位发放,将具体分配权交给课题负责人,谁出多少力,谁德多少利,估计课题组长出于人情给关系户挂名可以,但奖金分配没法再明目张胆昧良心了吧,否则谁还会再和他合作或与他组团呢?结合严格审核灌水等问题,可以有很大成效避免利益分配不公。也可解决职称评定中的弄虚作假。由此,可以调动大家踏踏实实搞教学、搞科研积极性。
此外,还需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一些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或应用价值,但研究难度较大、研究周期较长的项目,应倾向于上级立项,单位招标,课题组承担的模式。此类课题业绩和成果考核要求应按年度与研究进度计划结合,详细列在项目任务书中,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完成的各阶段工作按何种级别成果认定,年度考核与职称评定都以此作为评定依据。
对于服务企业的应用型合作研究,高校应广开门路,尤其是学校领导一定要放下身段,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所需,结合学校所长,鼓励教师热情参加应用型创新研究,同时在业绩考评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对不论是从事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研究都一视同仁,做出合情合理的制度安排。
很多高校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需要综合施措,但最为关键的,也是首要的一点是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务必转变观念,革新办学思想,唯如此,才能让高校发挥出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福建和台湾谁强?福建用4188万人创造了5.43万亿的GDP,台湾呢?
新版《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10月1日起实施,业主有权提出物业费调价,车位不得只售不租
国家移民管理局2024录用912人,研究生占比44%,生源院校445所
消息称台积电下半年量产 AMD 的锐龙 PRO 8040/8000 系列AI处理器